我国已布局建设77个大科学装置 成果持续涌现
发布日期:2024-05-07 点击次数: 18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对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在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信息、材料、海洋、能源等重点学科领域,目前已布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多个大科学装置。
“神农设施”在湖北武汉立项启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首个大科学装置;在上海张江科学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进入设施建设阶段,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也将在今年迎来国家验收,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已现雏形……
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大科学装置,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达57个,已覆盖主要科研领域,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其中在第二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中提出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强调“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
大科学装置以聚焦科学技术前沿,具有科研、技术、工程三重属性且跨领域、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以及建设体量大、周期长等特点,体现国家整体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按照科学用途,大科学装置可分为三类:一是公益基础设施,主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属于非营利性、社会公益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遥感卫星地面站、长短波授时系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等。
二是专用研究设施,具有特定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科学用户群体也比较集中,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江门中微子实验、核聚变实验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
三是公共实验平台,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性平台,有多学科大量用户群体,如中国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合肥光源等。
作为下一代公共实验平台和探索微观世界的利器,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正在怀柔科学城积极推进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其注入器已出束,预计2024年底发射第一束光,2025年启动试运行。
我国未来需要规划、设计、建设更多真正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争取获得重大科学成果。同时,“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同行加入我们的团队,使用我们的装置。而只有真正领先的装置,才能吸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王贻芳总结强调说。
今年以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在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信息、材料、海洋、能源等重点学科领域,目前已布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多个大科学装置。
“神农设施”在湖北武汉立项启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首个大科学装置;在上海张江科学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进入设施建设阶段,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也将在今年迎来国家验收,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已现雏形……
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大科学装置,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达57个,已覆盖主要科研领域,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其中在第二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中提出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强调“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
大科学装置以聚焦科学技术前沿,具有科研、技术、工程三重属性且跨领域、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以及建设体量大、周期长等特点,体现国家整体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按照科学用途,大科学装置可分为三类:一是公益基础设施,主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属于非营利性、社会公益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遥感卫星地面站、长短波授时系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等。
二是专用研究设施,具有特定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科学用户群体也比较集中,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江门中微子实验、核聚变实验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
三是公共实验平台,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性平台,有多学科大量用户群体,如中国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合肥光源等。
作为下一代公共实验平台和探索微观世界的利器,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正在怀柔科学城积极推进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其注入器已出束,预计2024年底发射第一束光,2025年启动试运行。
我国未来需要规划、设计、建设更多真正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争取获得重大科学成果。同时,“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同行加入我们的团队,使用我们的装置。而只有真正领先的装置,才能吸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王贻芳总结强调说。